近年來水處理材料市場發展迅速.據2018年發布的《膜與水處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(2018)》數據顯示,在2015-2017期間,水處理膜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8%。2017年中國水處理膜行業市場規模為710億元,同比增長18.3%,預計到2018年中國水處理膜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52億元。
我國水處理膜技術與國際發達經濟體之間存在很大差距。高端膜材料基本被國際巨頭,陶氏化學、日東電工、日本東麗、韓國熊津、GE、科氏等國外知名企業牢牢占據,高端市場占比達90%之多。
我國企業主要占據市場還是低端膜材料市場。以反滲透膜為例:反滲透膜市場上的7家生產企業,外資系品牌企業高達6家,外資系品牌在滲透膜市場占據壟斷地位,市場占有率超過90%。
水處理材料應用在三個領域:市政污水處理、工業污水深度處理、海水淡化脫鹽。
其中市政污水處理市場主要應用為膜生物反應器(MBR)工藝,主要有微濾膜(MF)和超濾膜(UF),膜孔徑在0.02-0.4 ?m之間,膜材料以PVDF為主,膜構型主要采用中空纖維膜或平板膜。
據統計,截止到2017年我國萬噸級以上的MBR市政污水處理廠200多座。根據工業污水深度處理工藝,針對不同的污水類型,常常將生化工藝與膜分離過程耦合,以達到提高微生物活性,改善出水水質的目的。
同時深度處理回用系統采用雙膜法工藝,雙膜法工藝流程簡單、結構緊湊、占地面積小、自動化程度高、操作簡便,無需投加大量化學藥品。
在海水淡化脫鹽領域主要應用膜為反滲透膜(RO),孔徑范圍在0.1-1 nm之間,膜材料以醋酸纖維素、聚酰胺等為主。隨著水處理材料成本及工藝改進,反滲透海水淡化水成本已由8元/m下降至平均5元/m。
水處理材料技術發展取得不斷突破。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,既可用于給水處理也可用于廢水處理,在某些特殊行業的水處理中也有涉足,且其應用規模在不斷擴大。
目前,在膜法水處理應用方面領先的國家有美國、日本、德國等。中國膜產業也已經進入快速增長期,膜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。
微濾、超濾、反滲透等膜技術在海水淡化、給水處理、污水處理與回用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,多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型膜法給水工程、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經相繼建成。